3200威尼斯vip

e江南登陆 内网登录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科进程
    • 历任领导
    • 学院领导
    • 党政管理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
  • 科学研究
    • 科研概况
    • 基地平台
    • 科研团队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教学
    • 研究生教学
    • 教学实习基地
  • 国际交流
    • 交流简介
    •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 交流项目
    • 交流动态
  • 党建工作
    • 工作动态
    • 关工委动态
    • 教工支部
    • 理论学习
    • 先锋之歌
    • 中央部署
    • 主题教育
  • 学生天地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科创竞赛

第二届食品与医药化工学科高端论坛在锡召开

  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文/图:科学技术研究院;审核:李雷    发布日期 :2023-10-13    最后更新 :2023-10-13    浏览次数:

10月11-12日,由3200威尼斯vip主办的第二届食品与医药化工学科高端论坛在锡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五处处长张国俊,中国工程院院士、3200威尼斯vip校长陈卫,中国工程院院士郑裕国、陈坚、任其龙、谢明勇、应汉杰及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开幕式由3200威尼斯vip党委常委、副校长顾正彪主持。

陈卫致欢迎辞。他首先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第二届高端论坛继续由3200威尼斯vip承办,充分体现了国家基金委对学校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继往开来推进食品、医药、化工等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莫大鼓励。他指出,本次高端论坛,将重点围绕食品与医药化工学科发展现状和态势、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方面进行战略研讨和专题研讨,对掌握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推进学术前沿创新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国俊在致辞中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在食品和医药化工领域坚持党中央提出的“四个面向”,是推动食品化工和医药化工方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所需,对促进食品科学、生物工程、医药健康和化学工程等领域学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希望此次高端论坛不仅要做学术交流,还要对领域内的重大、共性关键问题开展研讨,为我国医药食品与化工学科注入新的活力。

10月11日上午的大会报告环节分别由陈卫、郑裕国主持。张国俊作题为《新时代化工学科发展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他围绕新时期化工学科的发展,提出“333理念”战略思想及未来发展新范式。陈坚以《化学工程:食品工程科技的支撑》为题,从中国食品产业面临的三项挑战出发,指出未来食品发展方向,明确食品化学工程的任务。任其龙作题为《天然活性物质分子辨识分离》的报告,以天然活性物质为例,在可精准辨识分子尺度微小结构性质差异的宏量分离技术与工艺方面展开论述。谢明勇以《食药同源-食品与化学工程的一个结合点?》为题,展示“食药同源”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及针对性建议。应汉杰作题为《生物制造和医工结合探讨》的报告,强调要创新生物制造技术赋能医药生产,加深医工结合助力未来健康发展。

10月11日下午,专题报告、Flash Talk环节分两个会场进行。参会的专家学者结合食品化工、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热点、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汇报交流。

10月12日上午,专家学者们以圆桌讨论的形式开展更为广泛的交流。陈卫主持研讨和汇报环节,秘书组赵伟教授、周景文教授分别代表食品化工和医药化工学科进行汇报。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食品化工作为现代化工的重要方向与延伸,需要充分利用好跨介质、多尺度、非均相等特色,深入挖掘生物合成、绿色化工、食品安全、食品包装、新型食品加工等方面关键性问题,实现食品安全、风味、营养的全方位提升以及包装、储运的绿色智能化。医药化工是药物开发、生产的重要环节,应该发挥化工优势,拓展与食品、生物、医学、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多学科交叉,更好对接医学基础研究,提升医药化工领域源头创新能力,赋予医药化工行业更高的效率和生产力。

陈卫在会议总结中充分肯定此次研讨会取得的成果。他鼓励各位专家学者会后继续探索,紧扣“四个面向”发展方向,共同推进学术前沿创新和实践,助力我国食品科学、生物工程、医药健康与化学工程等领域蓬勃发展。

食品与医药化工学科高端论坛始于2021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指导、3200威尼斯vip主办,至今已举办两届。论坛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导,深入讨论食品和医药化工的重大技术难题、科学问题和学科发展方向,积极促进我国食品与医药化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陈卫致欢迎辞

张国俊致辞并作报告

大会合影


上一篇 >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Arun S. Mujumdar教授来访交流

下一篇 > 新西兰梅西大学食品与先进技术学院来访交流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9081 服务邮箱:foodsci@jiangnan.edu.cn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219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