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威尼斯vip

e江南登陆 内网登录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科进程
    • 历任领导
    • 学院领导
    • 党政管理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
  • 科学研究
    • 科研概况
    • 基地平台
    • 科研团队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教学
    • 研究生教学
    • 教学实习基地
  • 国际交流
    • 交流简介
    •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 交流项目
    • 交流动态
  • 党建工作
    • 工作动态
    • 关工委动态
    • 教工支部
    • 理论学习
    • 先锋之歌
    • 中央部署
    • 主题教育
  • 学生天地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科创竞赛

39.食品天然功能因子开发团队

  来源:   3200威尼斯vip    发布日期 :2024-12-19    最后更新 :2024-12-19    浏览次数:


团队负责人

王洪新

团队成员

单良、马朝阳、吕文平、娄在祥

团队简介

团队伴随着3200威尼斯vip而发展进步。三十载薪火相传、砥砺前行,目前形成了以教授领衔,三位副教授为核心,博士硕士为主力军的研究型教学型团队。主要从事食药同源资源深度开发。包括1.活性成分高效提取分离纯化鉴定技术及产业化;2.功能性成分构效关系、稳态化研究;3.功能分子修饰及提高生物利用度研究;4.功能性、保健食品研发。

代表性成果

1.科研项目

[1]国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茶食品绿色加工核心技术研究与产品创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多尺度计算化学方法高通量虚拟筛选催化茶叶EGCG酯化反应立体选择性酶和底物与催化机理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相态酶催化酰化茶叶儿茶素EGCG的规律性研究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耐热、高活性 β-1,3-1,4-葡聚糖酶的构建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代谢组学探究牛蒡叶抑制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膜的活性成分与机理

[6]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代谢综合症防治功能成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7]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优势传统食品产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8]国家“863”课题:生物酶法食品添加剂和配料高效安全制造

2.发明专利

[1]一种高茶多酚、高茶氨酸、富硒保健茶的制备方法, 201110167389.5,

[2]一种用微波辅助脂肪酶催化合成酯化改性EGCG的方法,201210264118.63,

[3]一种用亚临界水同时提取茶多糖和茶多酚的方法,CN201210263633.2,

[4]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材料同时脱除水溶性茶提取物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方法,2019107286252,

[5]氨基改性硅胶材料脱除水溶性茶提取物中重金属的方法,2019101919317,

[6]一种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的酶法制备脂溶性茶多酚的方法,CN201610907557.2 ,

[7]一种制备细菌生物膜抑制剂的方法(专利号201310040028.3)

[8]一种利用牛蒡叶制备霉菌抑制剂的方法(专利号201310040029.8)

[9]一种豆腐保藏剂和鱼腥草豆腐的制备方法. 201610715995.9, 2019.6.21

[10]娄在祥,王雨,王洪新.一种抑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202011510284.0, 2022.2.15.

[11]一种用于抑制禾谷镰孢菌产呕吐毒素的抑制剂2020102377455

3.科研获奖

[1]2013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茶叶功能性成分提取加工关键技术及其工业化应用 获奖人:王洪新等

[2]2006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无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茶叶茶黄素的酶法多相态工业化生产技术 获奖人:王洪新等

[3]2020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高品质茶制品绿色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获奖人:魏新林,王洪新等

[4]2021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天然抗菌抗应激功能成分提取分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获奖人:娄在祥等

[5]2022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药食同源植物功能成分提取精制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获奖人: 娄在祥等

4.学术论文

[1]Du, X., Jing, H., Wang, L., Huang, X., Wang, X., & Wang, H. (2022). Characterization of structur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goat milk whey protein hydrolysate processed with different proteases. LWT, 159, 113257.

[2]Jing, H., Du, X., Mo, L., & Wang, H. (2021). Self-coacervation of carboxymethyl chitosan as a pH-responsive encapsulation and delivery strate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192, 1169-1177.

[3]Kou, X., Ke, Y., Wang, X., Rahman, M. R. T., Xie, Y., Chen, S., & Wang, H. (2018). Simultaneous extraction of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bioactive compounds from ginger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 Food Chemistry, 257, 223-229.

[4]Lou, Z., Chen, J., Yu, F., Wang, H., Kou, X., Ma, C., & Zhu, S. (2017). The antioxidant, antibacterial, antibiofilm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 from 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and its nanoemulsion. LWT, 80, 371-377.

[5]Ma, C., Hu, L., Kou, X., Lv, W., Lou, Z., & Wang, H. (2017). Rapid screening of potentialα-amylase inhibitors from Rhodiola rosea by UPLC-DAD-TOF-MS/MS-based metabolomic method.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36, 144-149.

[6]Wang, L., Huang, X., Jing, H., Ma, C., & Wang, H. (2021). Bilosomes as effective delivery systems to improve the gastrointestinal stability and bioavailability of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149, 110631.

[7]Zhang, Y., Wang, H., Mei, N., Ma, C., Lou, Z., Lv, W., & He, G. (2018). Protective effects of polysaccharide from Dendrobium nobile against ethanol-induced gastric damage in ra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107, 230-235.

[8] Wan, C., X. Fan, Z. Lou, H. Wang, A. Olatunde, and K.R.R. Rengasamy, Iturin: cyclic lipopeptide with multifunction biological potential.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21: 1-13.


上一篇 > 38.特需食品配料创制及产品开发团队

下一篇 > 40.食品功能评价与调控团队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9081 服务邮箱:foodsci@jiangnan.edu.cn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219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