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威尼斯vip

e江南登陆 内网登录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科进程
    • 历任领导
    • 学院领导
    • 党政管理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
  • 科学研究
    • 科研概况
    • 基地平台
    • 科研团队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教学
    • 研究生教学
    • 教学实习基地
  • 国际交流
    • 交流简介
    •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 交流项目
    • 交流动态
  • 党建工作
    • 工作动态
    • 关工委动态
    • 教工支部
    • 理论学习
    • 先锋之歌
    • 中央部署
    • 主题教育
  • 学生天地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科创竞赛
郝昌龙

学位:
博士

研究中心:
生物界面与生物检测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
食品安全

邮箱:
hcl@jiangnan.edu.cn

办公电话:

通讯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3200威尼斯vipD829

职位: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郝昌龙,博士,3200威尼斯vip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食品安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5项;获省部级奖1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教育背景

2006.09-2010.07,3200威尼斯vip,食品质量与安全,学士

2010.09-2015.06,3200威尼斯vip,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

►工作经历

2015.07-2017.08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博士后

2017.09-2019.10 3200威尼斯vip博士后

2019.11-至今 3200威尼斯vip副研究员



科研项目

1. 2021年7月到2024年6月,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手性-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对食品中硫化氢的传感分析研究,编号BK20211236,经费10万,项目负责人。

2. 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Yolk-shell型手性无机杂化纳米棒的制备以及光学信号调控,编号51902136,经费24万,项目负责人。

3. 2018年12月到2021年12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年重点专项项目子课题,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抗体资源库构建与筛选技术研究,编号2018YFC1602906,经费103万,子课题负责人。

4. 2018年12月到2021年12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年重点专项项目子课题,食物中毒临床体内毒性物质特征描述与定量检测关键技术,编号2018YFC1602604,经费110万,子课题负责人。

5. 2017年9月到2019年9月,基于手性核壳纳米材料的多级次手性卫星式组装体的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二等资助,编号2018M642155,经费5万,项目负责人。

6. 2017年9月到2019年9月,手性纳米棒的合成及多级次手性卫星式组装体的研究,2018年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B类资助,编号2018K047B,经费5万,项目负责人。

7. 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无机纳米材料组装体的磁圆二色研究,“率先行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中国科学院联合资助优秀博士后项目,编号2015LH0013:20万,项目负责人。

8. 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贵金属与磁性纳米材料构建的纳米组装体的磁圆二色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编号2015M581040:5万,项目负责人。

学术论文

1.Hao, C. L.#; Gao, Y.#; Wu, D.; Li, S.; Xu, L.; Wu, X.; Guo, J.; Sun, M.; Li, X.; Xu, C.; Kuang, H. Tailoring Chiroptical Activity of Iron Disulfide Quantum Dot Hydrogels with 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Adv Mater2019, e1903200.

2.Hao, C. L.; Xu, L.; Kuang, H.; Xu, C. Artificial Chiral Probes and Bioapplications.Adv Mater2020, e1802075

3.Hao, C. L.; Xu, L.; Ma, W.; Wu, X.; Wang, L.; Kuang, H.; Xu, C. Unusual Circularly Polariz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in Nanogapped Gold-Silver Chiroplasmonic Nanostructure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15,25, 5816-5822.

4.Hao, C. L.; Xu, L.; Sun, M.; Ma, W.; Kuang, H.; Xu, C. Chirality on Hierarchical Self-Assembly of Au@AuAg Yolk-Shell Nanorods into Core-Satellite Superstructures for Biosensing in Human Cel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18,28, 1802372.

5.Hao, C. L.; Qu, A.; Xu, L.; Sun, M.; Zhang, H.; Xu, C.; Kuang, H. Chiral Molecule-mediated Porous Cu xO Nanoparticle Clusters with Antioxidation Activity for Ameliorating Parkinson's Disease.J Am Chem Soc2019,141, 1091-1099.

6.Hao, C. L.; Wu, X. Sun, M. Zhang, H. Yuan, A. Xu, L. Xu, C. Kuang, H. Chiral Core-Shell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MOF Nanoassemblies for Quantification and Bioimaging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Vivo.J Am Chem Soc2019,141, 43, 19373-19378.

7.Hao, C. L.; Gao, R.; Li, Y.; Xu, L.; Sun, M.; Xu, C.; Kuang, H. Chiral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s for Protein Catalysis and Profiling.Angew Chem Int Ed Engl2019,58, 7371-7374.

8.Hao, C. L.; Xu, L. G.; Ma, W.; Wang, L. B.; Kuang, H.; Xu, C. L. Assembled Plasmonic Asymmetric Heterodimers with Tailorable Chiroptical Response.Small2014,10, 1805-1812.

9.Hao, C. L.; Xu, L. G.; Xing, C. R.; Kuang, H.; Wang, L. B.; Xu, C. L. Oligonucleotide-based fluorogenic sensor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heavy metal ions.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2012,36, 174-178.

10.Hao, C. L.; Xu, L.; Sun, M.; Zhang, H.; Kuang, H.; Xu, C. 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 Triggers Biosensing Based on Chiral Assemblies.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2019.

获奖

1. 2018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离子手性定量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第六完成人)

专利

1、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对水溶液中汞离子和/或银离子同时进行检测的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2590170B,授权公告日2013.11.20,发明人:胥传来、郝昌龙、徐丽广、许宙、赵媛、严文静;

2、一种静电作用力诱导的金纳米棒组装体的制备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3341623B,授权公告日2015.01.07,发明人:徐丽广、郝昌龙、胥传来、匡华、马伟、刘丽强;

3、一种基于金四面体手性纳米结构检测核酸内切酶DNase I活性的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3411889B,授权公告日2015.11.11,发明人:胥传来、郝昌龙、徐丽广、马伟、匡华、刘丽强;

4、一种基于银纳米粒子四面体拉曼多重检测的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4597027B,授权公告日2017.07.25,发明人:徐丽广、郝昌龙、胥传来、匡华、严文静、马伟、刘丽强;

5、一种液相制备手性银纳米链的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4259477B,授权公告日2016.08.31,发明人:徐丽广、郝昌龙、胥传来、匡华、马伟、刘丽强、宋珊珊、吴晓玲。

承担教学

研究生培养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9081 服务邮箱:foodsci@jiangnan.edu.cn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219

手机版